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28|回复: 0

秋季儿童疾病预防科普小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3 09: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光山县人民医院

秋季到来,天气渐渐转凉,在季节交替时节,早晚温差大。随着学校陆续开学,人群流动和聚集性大幅增加,对于抵抗力弱的孩子极亦患呼吸道、胃肠道等诸多疾病。温馨提示大家应警惕新冠肺炎、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秋季腹泻等。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目前国内疫情成常态化趋势,由于儿童的抵抗力弱,本身就是易感人群,且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因此家长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面对疫情,如何才能做好身边的儿童防护呢?

温馨提示:
(1)经常开窗通风。每天早中晚都应开窗通风,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可将儿童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空调房中。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乱摸、不吃手、不揉眼睛等,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儿童房间注意保持清洁。
(3)接种疫苗后的儿童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4)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要做好防护。选择人少、通风良好的地方玩耍,尽量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
(5)正确选择并佩戴口罩。建议儿童青少年选用符合国家标准且适用的口罩产品。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随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6)注意手部卫生。儿童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都应及时洗手。
(7)做好健康监测。当家长、监护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时,应尽量避免与儿童接触,儿童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精神状态不佳等,建议就近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

温馨提示:
(1)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还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定期清洗消毒。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如发热、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院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
三、食源性疾病
夏秋季是食源性疾病的发病高峰,以志贺杆菌、沙门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为主,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学校、托幼机构和工地等集体用餐场所,容易引起暴发疫情。


温馨提示: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同时应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2)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腐烂变质的原料。
(3)在外就餐时,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和野果;尽量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不吃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需使用,需彻底加热。
(4)进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需较长时间。

温馨提示: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适当参加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较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4)儿童出现高热、呕吐、精神差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五、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指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粪口途径,二是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致病。潜伏期1-3天,6-24个月的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孩子感染轮状病毒后,主要表现:1、发热:一般为低热,偶有高热;2、呕吐:孩子刚患病时,常发生呕吐,持续1-2天开始出现腹泻;3、腹泻:大便次数多,一天内甚至可能排便十几次,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还会有少量黏液,无明显或特殊臭味。

温馨提示:
(1)预防脱水。呕吐和腹泻,会让孩子的身体丢失大量分和电解质,如果不注意预防,就有可能导致脱水。因此,感染“轮状病毒”后,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2)保持清淡饮食。如果宝宝还在哺乳期,妈妈要注意回避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继续原来的饮食,但同样要回避高脂肪、高盐或高糖的食物。
(3)注意护理好宝宝的臀部,宝宝患秋季腹泻后,容易长尿布疹,家长要注意及时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燥。如果有渗液脱皮的情况,就要到医院就诊,遵嘱用药。
(4)如果孩子有脱水的情况,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轻度脱水: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眼泪少、精神萎靡、眼眶凹陷等;重度脱水:神情淡漠、昏迷、眼窝或囟门深陷、皮肤弹性非常差。重度脱水可能会损害大脑等身体器官,家应重视起来,及早预防。

策划:熊帮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8 13:12 , Processed in 1.1837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