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染墨流年。
浅浅喜,静静爱。
深深懂得,淡淡释怀。
只言温暖,不语遗憾!

一、共同逐梦,星辰大海
不经意间,一学年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工作室全体成员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努力工作,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更显生动而干净!
一年来,数学名师工作室立足校本,构建工作室整体工作体系,落实工作室长效工作机制,开展了系列工作。

工作室确立“三维度、六支点”的整体工作框架,采取任务驱动开展工作室活动及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过。工作室成员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彼此走进来,融进去,体察它的温度,感知它的力量,享受它的精彩。

1、经验传播,让名师思想光芒闪耀。
我们积极倡导和鼓励经验共享与合作共长理念下的研修文化。 
一个层面是借他山之石。一学年,我们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工作室成员学习小学数学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经典课例,利用网络资源,近距离接触名师大咖,观摩吴正宪、华应龙、黄爱华、张齐华、贲友林、徐长青、仲广群的特级教师课例20余节。

另一个层面是扬校内精华。将工作室骨干成员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做法通过校本教研的形式推介给全校教师。本学期,李英丽开展了“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的课例研讨。

梁梅开展了“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例研讨。陈满萍开展了组内课例研讨,喻虎远开展了期末数学复习示范课课例研讨。 
在交流研讨中既实现了自我提升,又带动着周围的同伴,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和引领,展示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张力。
2、问题研究,让名师智慧竞相绽放。
遵循“教学问题就是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的原则。我们研究吴正宪的教学策略,研究仲广群的助学课堂,研究华应龙的化错教学法,研究钱守旺的教学主张等等。

为此,李强主任作了《分享名家教学主张 总结校本教学特色》的专题分享,同时我们研究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提取共性,进行初步的理论建模。

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确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理念,按照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践研究——反思总结的过程,建立课题研究型的问题解决机制,我们申报了工作室课题《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应用研究》。

3、引领成长,让名师之路熠熠生辉。
一是研读奠基。以“读书”为基石,丰盈理论内涵。如果没有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的成长和发展。

工作室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展“四读”活动:一读教育经典,把握其精髓;二读教育报刊,把握教育动态。 

三读人文书籍,涵养人文智慧;四读网络信息,收集教育资源,学校为我们工作室订阅了7种刊物供大家阅读学习。

通过开展《开卷有益:好书分享,好文共鉴》读书交流活动,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本期方晓璐作了《读书:为成长赋能》主题读书分享,介绍教育家成长丛书《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一书。

二是写作提升。以“反思”为抓手,提升专业水平,在阅读“内化”的基础上,引导、鼓励教师通过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每月参与一次评选。本学期,程光志主任做了一次教育写作专题培训讲座,题目是《让教育感悟在笔端肆意流淌》。

三是每日分享。以“分享”为载体,在工作室微信群坚持每日分享,构筑学习分享的浓厚大氛围,启迪我们的育人智慧,让我们每天都有新收获。
三、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这一年,我们五措并举,落实工作室长效机制。
1.任务驱动,促团队共同成长。我们每次活动都带有任务,要么是撰写读书笔记,要么是分享资源,要么是写教学反思,要么是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做课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除了静待花开,更需默默耕耘,有任务才能促成长。

2. 雁过留痕,让活动余音袅袅。雁过留痕,风过留声,我们坚持“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凡寻找的必能找到”,每次活动结束,我们及时编发公众号,收集资料整理活动档案。 

本学期,学校编发了与数学名师工作室相关公众号15个,并进行及时推送分享,让活动持续发力,影响更多教师。

3.青蓝结对,助青年教师成长。把建立互补型、发现型的师徒关系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采取“名师工程”师徒结对子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促新教师尽快成长。

本期四名新进教师分别由工作室成员李强、喻虎远、方晓璐、梁梅担任指导教师,从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徒弟,“会诊”成长中的问题,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
4.及时分享,通过活动促提升。工作室成员每次外出学习培训,都要及时做一场培训汇报,除工作室成员参加外,还邀请我校最具成长力教师参加。工作室也承担了多项接待任务,学校会在工作室日常活动中安排接待工作,这就要求工作室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室周历活动。

本期,喻虎远参加了西南师大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研员高端研修,回校后作了《专家引领促提升,研讨学习共成长》专题培训汇报,县二高和二小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相关成员全程参与活动观摩。

信阳市校长在我校跟岗学习期间,程光志主任做了题为《仰望星空,温暖前行》的外出学习心得交流汇报。 
李强主任做了题为《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芳满庭》的首届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示汇报。

方晓璐做了题为《关于贲友林“小研究”的交流》的读书交流汇报,一人培训,全体受益,及时分享,通过开展活动促专业提升。
5.团建活动,一群人温暖前行。工作室成员都站在教学一线,日常工作繁忙,分散活动时间多,集中活动时间少,大家“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彰显团队力量,走到教师中去发挥引领作用。维系团队力量的核心是团队精神和文化,维系团队力量的载体是团建活动。 
四、承蒙厚爱,感恩相遇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大家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加入这个团队,无关优秀,只因努力。团结一致是一种进步,并肩战斗是一种成功,团队成就梦想。人潮汹涌,承蒙厚爱,感恩相遇!

凡是过往,皆为序曲!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抱团成长,硕果累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努力下,慧心思考,不倦追求,2021—2022,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