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 栏 心 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四正少年,追梦聚贤。
与 每周二,“青青子衿”文学园地将与你相约。 亲爱的同学们,快乐阅读,快乐写作,能让我们受益终身,快来读读身边小伙伴的习作吧!

本期带来的是读书心得分享,共有四名优秀学生展示自己的文笔,从他们的笔下,你能看到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感恩。笔墨流淌之处,真情实意,自然流露...... 

01

《鸡毛信》读书心得 四(4)班 陈瑾峻 辅导教师:张丽娟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最喜欢“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名言。今年暑假,我找到了一块“黄金”,那就是红色经典名著----《鸡毛信》。 这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书籍,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七个革命故事。故事里的革命英雄都是令人钦佩的,他们不怕困难,团结民众,用自己的聪明机智与敌人斗智斗勇,让我学到了以前从未了解过的革命知识,给我严重缺乏革命信息的大脑充了电。 其中我最敬佩机智勇敢、认真负责的儿童团团长海娃,年仅十四岁的海娃为了将一封鸡毛信送到八路军张连长手中,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凶狠的敌人,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毫不胆怯,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化解了种种危险,最终完成了任务。 读完这个故事,我思潮起伏,仔细想想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钻到爸爸妈妈的背后,让他们帮我解决。记得有一次,我做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我的第一个想法不是自己去面对解决,而是不假思索地去问妈妈,妈妈让我自己多想想,我还生气发脾气,却从没有想过,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有许多的难题要克服,难道还要一个个地去问父母吗?如果没有了父母的帮助,我不就成了一只柔弱的蚂蚁,被困难给打倒了吗?再看看海娃,遇到困难认真思考,冷静处理,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他毫不畏惧,没说出八路军的一点秘密,在自己筋疲力尽时还坚持不懈,继续送信,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贡献。这么一对比,我感到无比惭愧。 我静静地想着,深深地反思着:我们是幸运的孩子,生活在多姿多彩的新时代,虽然不能体验战争时的情境,但应该多阅读一些像《鸡毛信》这样的红色经典来了解历史,亲近英雄,思考责任,真正了解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一角的含义,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排除万难,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多做贡献!



02

《在人间》读后感 五(8)班 龚 正 辅导教师:马开华
高尔基说:“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在人间》,他的童年生活让我不禁感慨万千,从书中也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男主人公阿廖沙,他在鞋店当店员,在圣象作坊当学徒,在绘画师家帮忙,在轮船上做杂工,虽然并没有挣到多少钱,也没有学习到多少技术,可是他也有非常大的收获,那就是博览群书。 阿廖沙十余岁,生活在一个混乱的社会,如果稍有不慎,也会堕落到这些肮脏龌龊的社会中去,这时阿廖沙所读过的大量书籍拉住了他,他明白善恶美丑,只不过一步之遥,一失足就可成干古恨。 我佩服高尔基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不理会别人的反对而作自己认为对的事。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也阅读了许多书,也包括生活这本难“啃”的书。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读书可以使我们提高成绩,读书能使我们的心理得以成长,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激发情感,让我们拒绝平庸。读书还可以优化人生层次,提高生存质量,升华人生目标,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有着幸福的生活,对比高尔基的童年,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学习?不努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所以,让我们学习吧,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一路前行。 


03

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 六(9)班 周光远 辅导教师:杜莉永
历史的清风带着感慨,浩荡的长江载着诉说。不觉间,我们已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一百年,有多久?久到可以让人走完一生。久到再深刻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消散……但唯独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百年,仍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站在今天的太平盛世上蓦然回首,遥望百年前,那是怎样一个时代?从鲁迅先生所写的《狂人日记》中“人吃人”和“人血馒头”就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封建和黑暗,那个时代,外有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内有封建军阀厮杀混战。危及百姓,危及社会,黎元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了生机,没有了色彩,有的,只是被各方势力所迫害的哀鸿遍野,流离失所的难民。偶尔有几声反抗的声音,可很快也沉寂于刀光剑影之下…… 怎么办?怎么办?爱国青年们呐喊着。就在这黯淡无光的日子里,曙光出现了。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等怀揣着一腔热血的青年,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寻到了救国之策——共产主义。他们心潮澎湃,在马克思主义正确、科学的指引下,迈出了稚嫩却又意义重大的第一步。 在上海,《新青年》字字振聋发聩;在北京“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响彻云霄。人民在呼唤,中国在呼唤,历史在呼唤!终于“共产党”来了,它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来了!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可限也。”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一叶红船缓缓驶出,13名共产党员高擎镰刀铁锤,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流下咸腥的汗水,却孕育出国家的希望,生命的芬芳。他们的肩上扛着国家的重任,秉承着一份责任和使命同行。心中一团希望的火焰,从无一刻熄灭,只留下奋斗不息的背影。 从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到“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从“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到“遵义会议”,从“七七事变”到新中国成立,每一个历史性的转折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 忆往昔,峥嵘岁月,夕阳辉映着红船的波影,月色映照着江上的涟漪,中国于此扬帆起航,革命在这长风破浪之中。共产党一路走来,筚路蓝缕,饱受风雨的摧残,百年历史浸润了多少屈辱与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热血?然而党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通往繁盛的强国之路,终如浴火凤凰涅槃重生。 的 一百年前,中国支离破碎,摇摇欲坠,扛着侵略者的铁骑,饱受被列强瓜分之苦,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百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也遥遥领先,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之东方。共产党拯救了中国,更发展了中国。诚然,上有九天揽月之嫦娥,下有五羊捉鳖之蛟龙,人工智能展神威,量子特工之墨子,中国有为之华为,中国有眼之天眼…… “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鱼曳天际,引后浪翻涌三十载。”今年,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吾辈当接过那革命圣火,心怀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气,将一切彷徨抹杀,学习前辈的样子用炽热的心去呐喊,共忆一抹红色峥嵘,再延一份精神长流。 悠悠党史,照亮我心;百年华诞,百年征程! 


04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读《简爱》有感 六(7)班 张祖铖 辅导教师:冷 冰
雨停了,窗外的空气十分清新,几缕阳光挣脱了乌云,洒在纸页上,我合上了《简爱》这本书 ,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 地 简爱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锲而不舍。这种优秀品质是我们一生道成长的路上不可缺少的。 的 这本书如一泓最清澈的泉水,在心际间流淌,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我:阳光总在风雨后 。 


不动笔墨不读书,用文字记录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是与书为伴的日子最好的珍藏,书中的人或者事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共鸣,最后甚至影响你的行为,都需要你用心用情用笔来记录,然后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书香越飘越远......

图文编辑:夏 岩 责任编辑:余忠秀 总 编 辑:张 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