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让你想起“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让你回忆起“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让你感觉“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让你流连“清明古镇慢闲游,繁盛烟云随水流。” 说起古镇,您也许会想起第一水乡周庄;会想起梦境里的西塘;会想起古色古香的乌镇。但你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大山西,也有绝美的古镇风光。不仅风光秀丽,还能领略独有的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山西的五大古镇,近距离感受一下古镇的文化传统支脉的旭动以及文化气象的绚烂。 大阳镇:中国古镇的活化石 大阳镇,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镇,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建城史。这里是笙歌曼舞的诗境,是炊烟旧事的故乡,是盛极一时的古阳阿县治所,更是万紫千红传统打铁花起源的地方。两千多年来,大阳因冶铁而兴盛,一直是闻名三晋、享誉中原的工贸集镇。 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燕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大阳明清时期仕官如林,当地民谣“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都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大阳的文运盛兴,仕官迭出。 同时大阳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由西汉至明清,大阳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色艺双绝的赵飞燕,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耿介不阿、上万言书的茹太素,为国捐躯的武状元张大经等等,他们在大阳的历史上先后都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大阳古镇远处群山怀抱,气象万千。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尤以“香山十景”最为著名。 净升镇:灵石的小江南 静升镇位于灵山县,而灵山县的光芒似乎都被王家大院所占去。其实王家大院所处的静升镇,整个小镇都很有特点。其位于晋中盆地边缘的绵山脚下,因为这里风景秀丽,所以被称为是灵石县"小江南"。 静升镇的确不输江南地区。这里是晋商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盛唐,镇周方圆百里的商贾便云集至此,到这里交易各自的商品。因为晋商的繁盛,从而也成就了"民间皇宫"静升镇。王家等一众商人也得益于此,瞬间涌现出了大批富商聚集于此,安家置地,好不热闹。 如今静升镇内的建筑,多为明清式建筑风格,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得最完整的中国明清集镇之一。悠久历史与现存的建筑风貌在这里碰撞融合,集镇内各行各业、各种场所应有尽有,足以体现当时商业繁华之态。在这里,一砖一瓦,都是经过精雕细琢造出的艺术,绝对会让你不虚此行。 娘子关镇:天下第九关 娘子关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年(1542)所建。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 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泻谷底。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有联曰:“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充分描绘出这座古关名隘的独特风貌和秀丽天成的优美景物。 周村镇:泽州西大门,商业重地 周村镇原来的名字不叫做周村镇,而是叫做长桥镇,后来因为将军周处的墓地在这里,所以因此改名。周村镇位于"鸡鸣一声惊三县"的华阳山脚下,东与南村镇毗连,南与李寨乡相接,西与阳城沁水两县接壤,北邻川底乡,素有泽州西大门之称。 周村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商周时期,初具规模;隋唐时期,商贾云集;明清时期,煤炭、冶炼、手工业、商业发达,有大小店铺、商号700余家,形成了盛极一时的通衢重镇和文化大镇。 境内的东岳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阁、范氏庄园、郭家大院、潘家大院、明清古街巷古风犹存,令人神往;戏剧、故事、八音会、面塑、剪纸、水席"八八六六"、庙会等民俗文化历久弥新、声名远播。 周村镇雄踞晋豫陕三省要冲,地势险要,虎踞龙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老城墙形似虎踞,俗称虎城。宋金时期,周村镇义士梁兴振臂高呼,应者云集,组建了"太行忠义社",后率部转战太行,与岳飞同期抗金,屡建奇功。 电影《一九四二》剧照 民国年间,世居该镇的郭象升,曾任山西督军府参议、山西省立教育学院院长、山西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清史馆纂修等职,他呕心沥血,兴学育人,著述丰富,影响甚巨,被誉为"山右第一才子"、"中国古文殿军"。 电影《一九四二》剧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周村人民积极支边支前。境内的苇町村建有八路军兵工厂,为阻止蒋军轰炸,全体村民一夜之间拆除标志性建筑琉璃阁,留下了一段悲壮的记忆。影片《一九四二》和《战将周希汉》等,曾在此选景拍摄。 碛口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对很多人来说,“碛(qì)口”还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它在历史中熠熠发光的事实无可磨灭。它曾是重要的晋商码头,鼎盛200多年,自黄河水运走向衰落后,它沉默了,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被吴冠中等艺术家重新“发现”。 2005年碛口古镇被确定为“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同时也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为“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之一”。 碛口镇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是晋商发祥地之一。 遥想当年,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辉煌。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这里的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街面用古老的黄河卵石铺就,古旧黑灰的砖瓦构筑成的房舍,飘逸着朴实之风,散发着古老的韵味。镇上建筑斑驳失修,虽残破,但风骨犹存,其展示着历史上商埠的痕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充分让人们感受到这里历史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 漫步古镇,指尖划过斑驳的墙面,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在这古朴又静谧的氛围中,心也随之沉淀,慢慢浸入这千百年的古韵中。(来源:今日头条 山青号外 作者:黄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