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73|回复: 0

出彩信农人王德芝丨她用“小雨伞”为菇农撑起脱贫蓝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9 1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你别看这小小的一朵,像把小雨伞一样,她可帮了很多老百姓脱贫致富呢,对菇农们来说,她可是致富伞,撑起了贫困老百姓脱贫的蓝天。”王德芝欣赏着息县辉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棚里新出的羊肚菌,既自豪又开心,这是她又一次成功为企业引入新品种。
1.jpg
20201月王德芝教授参加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项目工作会议
王德芝,信阳农林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副院长,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8年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到信阳农林学院工作至今。
32年来,她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有专业技能的学生,还深入到菇农、种植户家中,利用自己专业所长进行技术指导、科技培训、无偿发送资料和菌种,开展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辐射到信阳周边及外地20多个县、30多个乡镇,每年下乡50多次,累计开展1300多人次技术培训,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现场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带动600多户贫困户创业就业。



我的微信名叫蘑菇达人’”
你的香菇菌棒发菌还好吧,近期气温回升快,要确保发菌温度和湿度都适宜才行。
王德芝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盯着热火朝天的手机微信群,不时地打出一段段文字,叮嘱指导农户浇水保湿、剪袋口催菇、剔菇保好苗、调节通风供氧、春季病虫害防治等,无法去现场,就通过视频连线、拍照等方式,有针对性指导菇农们解决难题。也因为疫情影响,今年加王德芝微信咨询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2.jpg
往年王德芝教授的在线指导

你在微信里搜一下我的手机号,我的微信名叫蘑菇达人。”57岁的王德芝为了能够更直观地通过在线帮助更多的人,还研究了拍视频等小技巧。
相比于现场指导,线上指导也有它的优势的,简单的问题好解决,但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无法准确表达菌菌菇问题的菇农还是得走一趟,他们安心,我才放心。
3.jpg
王德芝教授的技术培训会
今年3月份,信阳疫情一好转,王德芝便风尘仆仆地下县去,走入她熟悉的塑料大棚里,看到长势良好菌菇,她才露出了笑脸。
4.jpg
王德芝教授的技术培训会

目前王德芝的手机里微信、QQ技术服务群20多个,600多人,每天视频、语音指导2个多小时,不定时回复消息200多条,晚上睡觉之前再翻翻有没有遗漏的留言咨询,已经成为王德芝每天的必修课。她的手机号,也成了菇农的热线电话。
相比手机里热闹的微信群,王德芝的家里却显得有点冷清,今年疫情突发,女儿没能回来陪她过年,让本就相依为命的母女俩多少有点失落。但王德芝却自我安慰说幸好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做,不然又要胡思乱想了。



拉一个是帮,带一群也是帮

当年连想都不敢想啊,俺还能评上咱浉河区的青年技术专家,这多亏了王老师!信阳市浉河区的信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徐家军,一出生就患有腰椎骨结核,残疾的身体让他不能干重农活,家庭极度贫困。
5.jpg

王德芝教授受邀指导

2004年徐家军成立合作社,开始大面积种植菌菇,但没有经验 、不懂技术的他吃了很多苦。没有技术可不行,前几年干一年赔一年!2009年有幸遇到王老师,她每年上门服务五六次,不仅给合作社技术指导,还给咱们残疾人做培训。
2009年至今,10多年的时间,王德芝定点跟踪服务浉河区信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开始种植的银耳、香菇单一品种到现在扩展有猕猴桃、板栗等产品项目,产业链不断拉长做大,该合作社吸纳社员300多人,带动50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路,徐家军因此也被全村称为种菇能手
6.jpg

王德芝教授受邀到谭家河乡开展椴木银耳栽培技术指导

当初徐社长也是多方打听才联系到我,第一次见到他我就被他的真诚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打动,他真是身残志坚的榜样。村里有12户贫困户,还有50多户残疾人贫困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拉一个是帮,带一群也是帮,这一帮就是10年,光做技术培训就有2400多人次。王德芝不由得感慨到。
让贫困户真正挺直腰板过上好日子,产业扶贫是关键。王德芝认为除了单纯的扶贫,还要扶志和扶智,口袋满满的前提是脑袋满满。
王德芝走村下乡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推广技术,更新他们的理念,不仅将村子里的能人培养成行家里手,还帮助合作社出谋划策实现产业升级,开发绿色产品、培训新品种、打造特色品牌,做长产业链。只要把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贫困老百姓也能吃上一口,为了使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王德芝带领团队为信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献计献策。
7.jpg

王德芝教授受邀到谭家河乡开展椴木银耳栽培技术指导

目前,合作社的蘑菇一年的产量能达到4吨左右,产值超过3万元,贫困户户均保底收入能达到4500元,合作社还将培育的10多个食用菌菌种优良品种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

我们都特别喜欢她

“王老师,你看我们今年收购贫困户种植的平菇、香菇养得多好啊,但现在销售不出去了,你能给我们想想办法吗?”信阳市奥吉特食用菌公司的经理井颖给王德芝发来小视频求助。
8.jpg
科技服务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农副产品滞销、积压,平均每天1000多篮递增的产量,让蘑菇销售成了难题。王德芝看着鲜嫩的洁白如玉的双孢菇,还带着湿润的水珠,心里也急了起来,想到贫困户们还指望着今年蘑菇卖个好价过段甜日子,便坐不住了。
经过王德芝多方联络沟通,信阳西亚和美超市愿意采购这一批香菇、双孢菇,以解燃眉之急。谁料因奥吉特食用菌公司提供的蘑菇品相好,口感佳,价格低,目前已经成为了超市的定点采购点,每天少则几百单,多则上千单,为贫困户的蘑菇出路铺设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好多贫困户让我打电话谢谢你呢!事后井经理打来电话报喜。
9.jpg

科技服务

“咱们本地的蘑菇,不仅更新鲜,价格还低,如何让小蘑菇走向大市场呢?技术我可以指导,但产销怎么办?怎么打通产销供应链?这是疫情期间给我带来的最大思考题。”看着媒体报道的“互联网+扶贫”模式,王德芝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让种植户直接搭上电商快车,拉动食用菌的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扶贫既实效又见效快。
“王老师朴实,没有架子,每年光来我们这技术指导就有七八次,她的名气在我们这可大了,我们的都特别喜欢她,有什么难题也都爱找她帮忙。”面对王德芝提出的建议井经理感激的说。


我们能摘掉贫困帽,银耳的功劳最大。

多年来,王德芝走村下乡,从省内到省外,从田间到公司,不遗余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助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2019—2020年,王德芝又指导淮滨县蕈丰食用菌公司及息县辉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产业,在了解企业食用菌生产的状况的基础上,多次到企业现场指导,攻克公司食药用菌栽培中的技术性难题,从而提高菌菇的经济效益,还形成了高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10.jpg

菌菇养殖地

蕈丰食用菌公司的秀珍菇栽培、辉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羊肚菌栽培,更是当地产业扶贫的示范基地,带动了一大批贫困农户走上致富路,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能摘掉贫困帽,银耳的功劳最大。”2019年,王德芝多年指导的信阳市谭家河乡千工堰村,终于脱贫摘帽成功,该村因多年种植段木、银耳为支柱产业,在新型扶贫模式的带动下,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1.jpg
王德芝教授就香菇栽培技术讲授

贫困老百姓,脱贫摘帽,也有这小小蘑菇的一份力。你别看她小,她也能撑起脱贫的蓝天呢,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耳、整齐的秀珍菇棒王德芝的心是甜的。


来源信阳农林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1-7 09:54 , Processed in 1.2947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